纹身在大洋洲尤其是太平洋岛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不管是波利尼西亚人,密克罗尼西亚人还是美拉尼西亚人均有纹身的传统。了解太平洋地区纹身的起源,发展,没落和复兴的过程将有助于理解植根于太平洋岛国各民族深处的文化,宗教和传统。
一、关于纹身起源的传说:
根据毛利人的传说,纹身由地震之神Ruaumoko创造,表达他与其父天空之神Ranginui和其母地球之神Papatuanuku分别时的绝望和敬畏。地震之神Ruaumoko和underworld女神Hine nui te Po的孙子Uetonga就是一位纹身大师。传说中一个叫Mataora的英俊的青年酋长遇到并爱上Uetonga的女儿Niwareka。年轻酋长最终说服了Niwareka与他一起居住生活。后来有一天,酋长打了她,她就离开Mataora,返回地下。Mataora非常懊悔,前去寻找Niwareka。在寻找的途中他看到Niwareka的父亲Uetonga正在用工具给一位酋长做面部雕绘,脸部切口处正淌着血。Mataora当时脸部用褐石涂成褐色,而Uetonga告诉他他这种纹身只适合树木,于是他弄污了Mataora脸上的刺纹。Mataora请求纹身。尽管他脸部臃肿,且只能通过一个漏斗进食和饮水,但人们仍口口相传他是一个英俊的男人,而且纹身使他看起来更加英俊。这时Niwareka也赶过来看他,于是发现他就是自己的情人。这样他们一起又回到我们生活的世界,Mataora及他的子孙将纹身艺术传播到整个波利尼西亚。
二、纹身(tattoo)一词的来源:
“纹身”一词的来源至今尚无定论。一般认为英语中“tattoo”一词来源于波利尼西亚语“tatau”。但牛津英语词典则认为15世纪初期(即英国与波利尼西亚接触之前)已有了tattoo一词,具有轻拍(tap),敲打(strike),重击(thump)和敲鼓(beat a drum)等意思。库克群岛则是于1769年把“tatau”作为大溪地语记录下来(当时有一个大溪地人来到库克群岛)。
三、纹身的目的:
在太平洋地区纹身具有多种目的和象征,包括:
3-1. 增加男性的性感。
男性身体上的纹身最女性来说很有吸引力,因为纹身首先要承受肉体上的痛苦,而忍受痛苦则是雄性力量的一种表现。
3-2. 纹身是生命里一种新的开始的象征:
小孩长大成人时往往会以纹身来表现。纹身也常常被人们用来与实施割礼和鼻孔穿刺等风俗等同起来作为标志某一阶段的开始。
3-3. 纹身的其他目的:
纹身被认为是力量的象征,还被视为护身符;纹身还用来表示纹身人的身份和其家族系谱;还可以用来表明纹身人的年龄,性别,社会阶层及个性。
纹身的含义是如此的广泛,以至于如果过了青春期皮肤仍保持自然状态(不进行纹身)常被视为是一件极不正常的事情。
四、纹身与波利尼西亚的宇宙观:
在库克群岛历史上,逝者的密友和近亲常用锋利的贝壳割开逝者的皮肤让血液流淌是一种常见的行为。但这并不是随意地划割皮肤,而是通过划割留出一个具有特殊形状和图案的伤疤。
这种行为可以从波利尼西亚人的宇宙观得到相应的解释。波利尼西亚人具有二元世界的观念,即宇宙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代表着黑暗,死亡和神灵(即the realm of the Po, Te Po),另一部分则是阳光和生灵的世界(Te Ao)(有如中国文化中的“阳间“和”阴间“之说)。新生儿被视为刚从另外一个世界来到阳间,身上带有许多不干净或忌讳的东西,于是人们通过举行许多仪式包括给婴儿纹身来去除这些忌讳,以使婴儿从阴间(Te Po)彻底投入到阳间(Te Ao)。在马克萨斯群岛这种观念则被应用在逝者的身上。逝者的身体要经过反复的擦磨直至其皮肤上的纹身被完全除掉。
五、纹身的范围和内容:
从身体纹身的范围大小来看,马克萨斯群岛人几乎全身都纹身,其次是社会群岛人,土阿莫土群岛人和夏威夷人。在新西兰纹身主要几种在面部。在萨摩亚,男人往往从肋骨纹身到膝盖,女人则从臀部到腿部。汤加人和萨摩亚人基本一样。库克群岛人也几乎全身纹身。
库克群岛常见的有一种复杂的V型图案纹在手腕处,垂直和平行的线条和锯齿型线条纹在后背上,还可以看到一颗流星拖着五条尾巴纹在手背上,以此纪念当初照亮第一批航海者登陆库克群岛的那颗流星。南部库克群岛则主要以人物肖像为主,各岛虽然区别但基本上大同小异。
六、纹身的制作:
纹身是波利尼西亚人装饰自己的最壮观的方式。纹身同时是一个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作,进行纹身的专家必须兼具艺术家,医生甚至牧师的特性。
大多数波利尼西亚人只是在手部和脚部纹上几个小图案,但Marquesas 岛人显然是个例外,他们无视疼痛,每个人都期望全身纹身。不是很多人可以做到全身纹身,因为那些纹身专家及其助手收取的高额费用。即使是一个很富有的人也需要三十甚至四十年才能付完整套纹身的费用(包括头顶和口腔内的纹身)。
毛利人则使用一种相对其他岛民更加激烈的方式采用漩涡图案对腿和面部进行纹身。纹身的工具更象是个小凿子形状,接受纹身的人在身体完全愈合之前不能自己进食,只能由其朋友或亲属使用一种雕刻的木质漏斗将流食通过其肿胀的嘴唇滴入口中。
在萨摩亚从事纹身行业一般实行世袭制。一个人的祖先为纹身公会的成员的话该人则可通过世袭制允许从事纹身行业。纹身艺术家也可以接受学徒,学徒在被允许独立作业之前只能在师傅的指导下从事纹身作业。纹身艺术家的妻子因在纹身过程中负责擦拭纹身者身上的鲜血也同样受到尊重。一般纹身都需要至少三个月的时间,纹身艺术家和他的妻子都可以得到丰厚的报酬。
库克群岛有一种叫做rau-teve(原意为当地的一种竹芋叶子)的纹身是各类纹身中最为痛苦的一种。这种纹身从耳朵后面开始,经颈部顺脊椎而下。纹身过程是如此的痛苦以至于那些拥有最高级别的男人也无法承受整个过程。
七、纹身的没落:
总体来说,太平洋地区纹身这一传统的没落和西方传教士有很大的关系。对传教士来说,纹身是一种异教的风俗。他们辩称耶稣基督已经为人类流血,其他人已不合适再去流血。被佐为证据的是《旧约全书》第一卷《利末记》(Leviticus)第19-28章中禁止为“逝者”切割肉体和在身体上进行任何标记的描绘(详见《圣经。申命记1:14》。埃及人在胸前或手臂上纹上他们所信奉的神的名字或象征,而对犹太人来说,身上没有这些标记使他们区别于异教徒。
纹身这门艺术基本上在传教士废止纹身方面获得重大影响后消亡,只有萨摩亚是个例外。原因可能是萨摩亚传教士在数量上相对较少,加上纹身在萨摩亚并不是广泛曝光于公众面前。汤加的纹身则得到几乎完全废除,即使波利尼西亚各地纹身有所复苏的今天,汤加也很少出现纹身现象。
尽管早期收效甚微,但传教士在库克群岛仍极力阻止纹身。有意思的是,尽管他们从宗教立场出发谴责纹身,但他们也承认纹身具有一定的艺术美感。1879年传教士终于说服酋长们从“法律”上禁止纹身行为。
八、纹身的复兴:
虽然纹身艺术得以保留下来,但被视为“边缘性”的行为。知道上世纪初库克群岛人才再次开始从文化和社会意义上接受和容忍纹身行为。其他太平洋岛国的纹身艺术家参加了1992年在拉罗汤加岛举办的南太平洋艺术节,纹身这一行为也由此在库克群岛合法化。
纹身的复兴也得益于当代对文化多样性的认同,而这种文化多样性在殖民统治时期却遭到鄙视。随着人们对土著语言价值的认同,人们也开始尊重那些传统文化行为。全球化不可避免的影响是人们更加关注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文化差异性。在未实质性的禁止下,纹身就象西方文化里的割礼,浸洗,献祭等行为一样显得自然而然.
九、大洋洲纹身艺术欣赏:
![]() |
![]() |
库克群岛酋长常用的纹身图案(蜈蚣为其图腾标志,常纹于背后) | 当代纹身与波利尼西亚纹身的结合 |
![]() |
|
一般纹于膝盖下部的小腿后,睁开的眼睛象征注视着背后。 | 拉罗汤加岛特有的传统纹身图案 |
十、结束语:
来源:未知 | 作者:sailing | 已有人阅读 | 时间:2010-12-04 15:06